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参阅文苑 打捞被粽香包裹的旧韶光

发布时间:2025-06-08 02:53:46  来源:米乐官方

  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网站5月30日刊发题为《端午·忆》的文章,作者是黄乐乐。主要内容如下:

  风自南来,掠过街巷,掠过我心湖最柔软的旮旯。又是一年端午至,我在喧嚣的人人间,慢慢忆起那段被粽香包裹的旧韶光。

  儿时的端午,总是从清晨的一缕炊烟开端。天未亮,奶奶便早早动身,在朦胧灯光下洗净粽叶。她的身影在灶前慢慢移动,像一段年月的低语。厨房里响着锅碗磕碰、水流与火苗交错的动静,那是一场专归于家的节日序曲。

  奶奶从缸里捞出浸了一夜的粽叶,摊在竹帘上,细细擦干。叶子被水润得柔软透亮,深绿中泛着光泽。她不急不躁地铺叶、填米、放馅,再一圈圈环绕麻绳,好像在缝合韶光里细碎的温顺。

  我常坐在门槛上看她包粽子。那时的我尚不明白季节的含义,只觉得那手工奇特而温暖。糯米如雪,枣子晶莹,咸蛋黄像初升的太阳——奶奶把这些滋味悄悄藏进绿叶里。

  她总会为我包一个“特别的小粽”,用一根鲜红的丝线绑在顶端,说是“给乖孙的记号”。粽子出锅时热气氤氲,她笑着喊我:“来,吃这个,是甜的。”那时的家是热烈的:父亲擦汗归来,母亲洗艾叶沐浴,邻里串门送粽子,孩子们围着锅灶转个不断。屋檐下挂着的艾草,香味与厨房的糯米香交错,整个小院都感染了节日的气氛。

  奶奶老去,手指不再灵活,粽子也不再紧实。再后来,她也离开了。那一年的端午,厨房里没有升起蒸汽,墙角还钉着她亲手挂上的艾草,早已枯黄。母亲说:“我包得不如你奶奶。”我知道,她不是包欠好,而是那滋味,早已跟着那位白叟被时刻带走。咱们都在尽力连续,却总觉得缺了些什么。

  我也早已长大,搬到城市的一隅,过着快节奏的日子。每年的端午节都仓促而过。有人提示我:“今日别忘了买粽子。”所以我走进便利店,买几个速冻粽子,加热后仓促吃掉。它的滋味或许更丰厚,馅料更别致,却总吃不出那份温顺与安静。

  直到某一年,我决议从头包一次粽子。一个人,拣叶、淘米、调馅,在这寸寸岁月中慢慢地着手。手忙脚乱之中,却感受到一种久别的安静在心底悄然开放。蒸锅盖揭开的那一刻,热气扑面而来,泪意遽然涌上眼眶——我好像又看见奶奶微笑着递来那只系着红线的小粽,说:“吃吧,是甜的。”

  那滋味,现在仍温热如初,穿越了时刻的褶皱,在我心中开出一朵柔软的花。本来,有些情感,不必说出口,早已深深埋在了每一次缠绳、每一缕香气之中。它是粽叶间悄然沉淀的爱,是那些未曾说完的言语,是日子里一遍遍重复的小动作,悄然无声地,拉近了我与过往的间隔。

  现在,我也会在节前去商场买几把艾叶,挂在门前。每次缠绳包粽,好像都在替奶奶再次做一遍旧日的工作。厨房从头飘起香气,时刻好像慢了下来,窗外的风也更温顺了。风还在吹,年年如是。门前的艾草仍旧青绿,我在流年里打捞回忆,只为在这一天,与你再次相逢。


上一篇: 别被骗了真正的豪宅都用法国白朗BY4吸油烟机 下一篇: 专业的人建议推新的“四万亿”刺激政策网友问锅里不放水干烧吗?